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作者:肖扬、李洋
特别鸣谢:中国东方演艺集团
“无名无款,只此一卷,青绿千载,山河无垠。”改编自同名舞蹈诗剧,由舞台原班编、导、演阵容与电影人合作的电影《只此青绿》于10月1日上映以来,已引发众多舞迷观影。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2日17时,该片票房已超过1300万元。大数据显示,该片在一众国庆档影片中,单人观影比例最高。其中许多人是由舞迷转化而来的电影观众,抱着学习和研究的态度观赏电影《只此青绿》,这让该片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学术气质”。
电影以光影艺术的魅力让千里江山在大银幕上“活”起来,在对舞蹈诗剧做出充分还原的基础上,以更自由的视角、更绚丽的光影、更丰富的想象力,为观众展现《只此青绿》中的宋风雅韵和壮哉美哉的《千里江山图》,让许多此前观看过舞蹈诗剧的观众,收获了更丰富的视听体验。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自2021年于国家大剧院首演以来,在1000多天里走过70余座城市,演出超过550场,每场演出都“一票难求”。其间,不仅荣获第十七届文华大奖等众多奖项,登台央视春晚,更是在全国引发“青绿潮”,直接催生了同类型舞剧如雨后春笋,迅速扩张。
电影《只此青绿》的故事,以当代文物研究员跨越近千年时空走入北宋少年画家希孟内心为主线,展现了希孟呕心沥血,与无数劳动者携手创作《千里江山图》传世画卷的历程。影片以画中主色调“青绿”为视觉线索,探究画作形成所需的篆、绢、颜料、笔、墨等材料和工具的制作工艺,提炼并展示多项中国非遗技艺。揭秘了《千里江山图》千年不褪的色彩之谜,以及一代代文物保护工作者的接续守护,共同演绎了一幅极具中国美学理念和中国精神的画卷。影片由周莉亚和韩真共同执导,张翰、孟庆旸、谢素豪领衔主演。
导演周莉亚认为,这是一场电影人与舞蹈人的双向奔赴。她说,舞台演出和电影运用的语言大不一样,舞台更多依靠的是空间逻辑或空间语言,镜头的语言更主观一些。电影《只此青绿》用摄影机打破舞台第四面墙,以更自由的视角、更绚丽的光影、更丰富的想象力带观众飞入《千里江山图》并云游其中。
韩真和周莉亚都感觉拍这部影片,就像接过了接力棒,承托着历史的馈赠,发自内心想为这份馈赠做点什么。韩真感谢舞蹈人和电影人以巨大的“勇气”拍出这部“无声”的电影。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百年来仅展出四次。作为典藏于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是集北宋以来青绿山水之大成的杰作。然而其作者,却“无名无款”。关于他的记述,只有画上题跋的寥寥数字。历时半年、历尽万难创作完这幅作品时,希孟只有十八岁,画作完成之后,少年竟消失在历史长河之中,再无音讯。
为了展现这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瞬间,电影主创团队在服化方面精益求精,点滴细节都极为考究。
少年希孟的黑纱透额罗造型与“茶色”真丝面料服饰,彰显出天才画家的钟灵毓秀与超凡脱俗;青绿的服装色彩来自《千里江山图》的头青与石绿,款式设计上强调宋代崇尚的清瘦感,袖子与裙型的叠搭更显山峦层叠之势;磨石人的服饰参考了山石纹理,体现了老者跋涉山水寻石的沧桑;衣着以深胭脂色为主的制笔人,造型利落干练;制墨人有着“轻胶十万杵,砸起万壑松烟”的气魄;造型还原宋代“三白妆”的织绢女清秀而典雅;篆刻人袖口与身侧的抽褶工艺与篆刻的纹路相得益彰;更有用“珍珠妆”还原宋代女子淡雅妆容的翰林图画院女官,考究宋代男子簪花造型的翰林图画院先生和少年画师……他们共同组成了极具宋代美学风韵的历史画卷。